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话语的创新探索******
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话语的创新探索
——《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话语研究》评介
作者:骆郁廷(武汉大学党委原副书记、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院长)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成果武装人们的头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思想基础的重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而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话语,又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意识形态话语和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话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党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和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话语建设提出了新要求。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这一深刻论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新时代如何不断提升叙事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实效性,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话语研究已成为一个前沿热点问题。由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忠教授所著的《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话语研究》一书,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叙事”紧密联系,围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一些前沿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很有意义。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多视角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叙事理论。该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哲学、语言学、传播学等多学科方法,廓清了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话语的基本问题。该书在马克思主义语言观指导下,从“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观念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的基本观点出发,深入解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和语言的关系,认为叙事是一种最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这是因为,人类叙事从来就包含着意识形态,在多元文化和跨文化认知背景下,叙事能以文化、软性方式有效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即“叙事+思想政治教育”使抽象复杂的意识形态观念找到有效的话语载体。为此,该书讨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叙事基础、叙事使命、叙事要求、叙事策略,是一本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创见性著作。
二是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时代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话语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叙事实践。基于新时代视角,该书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特别是要讲好中国历史故事、现实故事和发展故事,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要发中华文化之声、中国发展之声、中国和平之声,增强传播意识、提升传播能力;增强精神动力,提供智力支撑,凝聚社会力量。该书尤其针对我国国际传播中面临“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现实困境,强调不断提升叙事能力,体现出鲜明的问题导向。
三是细致剖析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话语创新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问题关涉“说什么、对谁说、怎么说”等问题域。为了从话语层面解决这些问题,该书认为运用叙事进行话语创新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为此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置于真实生动的社会生活中,既要多用理论语言,体现理论表述、问题思考、逻辑推理的要求,抓住本质,又要多用群众语言,通俗易懂、瞄准现象,契合群众的水平要求,使思想政治教育吻合民族文化心理特点,不断增强叙事话语的生动性、审美性、感染力。为了说明运用叙事话语的必要性,该书大量引入历史和现实案例,围绕“符号、意义、语境、接受”等基本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话语做了细致、有效的解释。
总体看,该书强调以叙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视角新颖、方法独特,探索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新路径,开拓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新视野、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新空间,是一部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话语研究的力作。
应急管理部:1月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13.98万人次受灾******
中新网2月4日电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近日,应急管理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卫生健康委、气象局、粮食和储备局、林草局、红十字会总会、国铁集团等部门和单位,对2023年1月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1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低温冷冻和雪灾为主,风雹、地震、地质灾害、干旱和森林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13.98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32人,一般损坏房屋1300余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4.5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79亿元。
1月份全国自然灾害主要特点有:
一、寒潮天气影响范围广,西藏林芝雪崩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1月份,我国共出现4次冷空气过程,较常年同期略偏多,且前3次过程均达到寒潮级别,其中,13-16日为全国型寒潮过程,降温幅度大、影响范围广。受寒潮引发降温、大风和雨雪影响,福建、江西、云南等多地遭受低温雨雪和风雹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14.4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79亿元。1月份,除华南和西南部分地区外,我国大部地区出现降雪天气。1月17日,西藏林芝市派墨公路多雄拉隧道出口处发生雪崩,部分车辆和人员被埋,因灾死亡28人。
二、地震活动总体平稳,四川泸定发生5.6级地震
1月份,我国大陆地区共发生4级以上地震10次,其中5级以上地震2次。最大震级为1月30日新疆沙雅6.1级地震,震中附近区域为人口稀疏的沙漠地区,未造成人员伤亡。1月26日,四川泸定发生5.6级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此外,1月28日,山西柳林县发生黄土崩塌灾害,造成4人因房屋倒塌埋压死亡。
三、西南地区有零星旱情,全国森林火灾形势稳定
1月份,全国大部地区土壤墒情总体适宜,西北东部、西南中部东部、华北中部北部等局部地区土壤中度以上缺墒,重庆、云南局地有零星旱情。截至1月底,黄河累计封河长度约969公里,封河和凌情平稳,未造成严重灾害损失。此外,1月份全国发生森林火灾24起,主要发生在广西、湖北、云南、湖南、河南、贵州、广东;未发生草原火灾。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